在线客服
止一百科
止一百科
上海止一堂 > 止一百科 > 捂月子 > 坐月子,不要忽冷忽热-----解读上海产妇“捂月子”中暑身亡

坐月子,不要忽冷忽热-----解读上海产妇“捂月子”中暑身亡

  • 2015-08-11 10:53:34
  • 来源:本站原创
  • 阅读次数:
  • 这是一则引发各大媒体转载的新闻:上海产妇“捂月子”中暑身亡。

     

    这名产妇家住上海奉贤区,其家人相信产妇应该“捂月子”。产妇遵循家人意见,在不开空调的房间内休息,并盖着棉被。83日,产妇在家出现中暑现象,由于家里处置不当,产妇身体情况十分危急。记者从上海市奉贤区相关部门获悉,事发当天,该产妇被送到奉贤区中心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留下了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

     

    痛惜之余,看到“路人”纷纷批判“捂月子”的愚昧,甚至对于要不要坐月子也开始争论,更有人分享“外国人不坐月子”的种种好处。

     

    痛心的事件,总会引发热议。作为在月子健康领域浸泡多年的知情人,本来懒得说,这样的事情再普遍不过。再痛的事件,反正很快就会被忘却。

     

    我说个相反的案例,我们最近遇到的一个新妈妈,同样是三伏天,穿三套衣服三双袜子还是怕冷,匪夷所思吗?产妇的身体不能用常人的角度去假设。

     

    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还有这么愚昧的产妇吗?当然,事情出来了,事实摆在那里。似乎无可置辩,可是其中到底有没有什么被忽略的关键细节?有人会说,你是不是狄仁杰神剧看多了?呵呵。我们遇到一个产妇三伏天怕冷,贴暖宝宝还是冷。以下是这些妈妈给我的短信:

     

    我相信她们看到这则新闻的感受,不会简单地给个愚昧评语吧。

     

    气血亏虚严重是产后怕风怕冷的主要原因。单纯呼吁不要做“捂月子”,而不是根据每个妈妈的体质和气血阴阳的情况进行调理,能不能解决她们的问题,答案显而易见吧。

     

    至于以上几个妈妈这个月子病是怎么来的,有兴趣的请参考《月子病是怎么来的?---案例分析:产后风》,《产后出汗,也叫病?---案例分析:产后汗症》。此文不赘述。

     

    另外,对于“捂月子”,我们应该理性思考,对于老一辈流传至今的“捂月子”,我们还是应该先了解她们这么做的理由,才知道去什么,取什么,对不对?

     

    “捂月子”的合理之处:

    • 产妇体质特点:“多虚多瘀易外感”,阳虚气虚体质的妈妈尤其要注意,更容易感冒,往往感冒就只是吹了一口风。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有了“风”致病力就大大增强。

    • 在温度无法控制的年代,闷月子是杜绝室内外空气强烈对流的方法,避免产妇因为外感风寒湿邪而生病;

    • 宝宝生理特点:“肝常有余”,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安静的环境利于宝宝不被奇怪声音吓到而哭闹,甚至生病。

     

    “捂月子”不合理:

    • 空气不流动,造成缺氧和空气浑浊,细菌有了滋生的温床。

    • 产妇容易中暑

     

    如何取舍?建议:

    • 每天开窗对流通风1-2次,每次15-20分钟;这样能保证屋内空气新鲜,稀释滋生的细菌病毒;

    • 开窗时,妈妈宝宝可以转移到另外一个房间,切不可在风口上;

    • 空调可以开,但无论冷风,热风都不要对着妈妈宝宝吹。建议在空调出风口贴条宽布条,目的是让风不要吹到妈妈宝宝,室内温度调节在27-28度左右。

     

     

    至于“外国人不坐月子”的种种好处,对这个由来已久的争议和讨论,相信上面几个妈妈肯定绝不会同意的。

    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坐月子?

    我不知道。其实外国人体质跟咱们中国人不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咱们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坐月子呢?

     

    揣测一下哈。很多外国人吃饭用刀叉,说明食鱼肉为多(当然现在我们食肉也多),因此体内湿热内热比较重,为了散这些湿热,她们的肌肤腠理就比咱们东方人疏松,比如毛孔大,骨节粗,体毛重,这些都是从结构上来适应生理的百万年的演化结果。

     

    而我们中国人,以五谷杂粮为主,体质收敛大于发散,因此体毛轻,骨节细,皮肤紧密。而产后,骨节打开,风寒湿邪容易入侵,月子结束后骨节闭合,那么风寒湿邪就被闭锁在体内,这样就落下月子病。俗话说“月子病月子治”,就是说要等到下次月子骨节再次打开,才容易把风寒之邪赶出体外,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月子里,有很多误区,因此应该规避误区,科学坐月子,而不是干脆不坐月子。

     

    更多月子误区,请看我的文章《月子十大误区》(上下篇)

     

     

    【月子之道】

    没有人因为一次月子,就成为坐月子的专家;没有人聘用一次月嫂,就成为管理月嫂的专家。坐月子,就找止一堂蔡老师和她的专家团队!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将此文传递给更多新爸新妈们!

    坐月子话题 微博咨询:

    @止一堂蔡老师

    本栏目公众微信号:

    clszuoyuezi

    本栏目公众微信平台:

    欢迎添加止一堂蔡老师!

     

    相关产品推荐


  • 相关知识阅读

  • 共 条评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