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止一百科
止一百科
上海止一堂 > 止一百科 > 乳头凹陷 > 乳头凹陷的妈妈如何实现母乳喂养?

乳头凹陷的妈妈如何实现母乳喂养?

  • 2015-02-03 10:09:55
  • 来源:本站原创
  • 阅读次数:
  •    回顾2014年的实践,在新妈妈的服务过程中,有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是乳头凹陷。于是查找了相关的最新文献,是想看看迄今为止,在一线临床实践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最新进展是什么。

     

       在众多文献中,雷明等在《中华护理杂志》2013 11 月第48 卷第11 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乳头凹陷者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十分抢眼。本课题为浙江省卫生厅医药卫生课题(编号:2012KYB210)。作者:雷明,女,本科,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产科主任护师

     

       这篇文献记载了一个现象,即大多数健康的产妇都具有哺乳能力,但真正成功的哺乳则需要产妇身心两方面的准备和积极的措施,约60%70%的美国女性一开始选择母乳喂养,然而6个月后仍坚持母乳喂养的却降至20%;而其中乳头凹陷者,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就更小。作为佐证,四川一家医院2004年的统计表明:乳头正常者与异常者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5.8%15%。差距十分明显。

       作者总结了乳头凹陷导致母乳喂养率降低的几个原因:1)因乳头短,在哺乳时不能刺激到婴儿硬腭之间能引起吸吮反射的部位;2)宝宝难以含接;3)容易发生乳头皲裂,因疼痛放弃母乳喂养;4)家属的不支持;5)医护人员因为人手不够,知识缺乏更新而导致宣教不够;6)产妇信心不足。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妇本身,他们常因授乳困难,婴儿吸吮障碍,哭闹等产生焦虑,烦躁的心理,加上伤口疼痛,婴儿含接困难,失去了母乳喂养的信心。

     

       相应的,文章还记载了乳头凹陷的纠正方法,比如十字法,注射器抽吸法,同心圆胶布法,辅助乳头法,侧孔抽吸式负压吸乳器法等。

     

       那么具体的措施是:1)尽早、尽力做到首次吸吮成功;2)保证首次吸吮时间大于三十分钟;3)资深护士提供二十四小时及时帮助;4)重视健康教育,建立强有力的支持系统;5)加强产后访视。

     

       文章认为:经过以上方法和措施的干预,虽然乳头凹陷者在母乳喂养方面存在很多困难,但只要产妇有母乳喂养的信心与决心,同时有专业人员的正确指导与及时帮助,以及家庭、社会的支持,彼此密切配合,绝大多数乳头凹陷者都能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这对乳头正常者进行母乳喂养也具有促进作用。

     

       从多年的实践来看,有关乳头凹陷与母乳喂养率之间的关联,我认为是被强化了。没有科学地干预,即使乳房正常的妈妈也很难实现纯母乳喂养,而乳头凹陷只是一个现成的理由而已。所以这样说,完全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我们要防止在实际指导过程中,过分夸大乳头凹陷的干扰,否则即便问题解决了,也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乳头凹陷导致母乳喂养问题,无论是原因分析,还是纠正方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结论是没有争议的,措施是得当的。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完全构不成母乳喂养的障碍。我们应该有信心,新妈妈应该有信心,家属应该有信心,当然实际生活中,每个家庭都不只是一个干扰源。结论:乳头凹陷的确是母乳喂养的一个障碍,但是可以克服的一个障碍。

     

       文章中有一个一带而过,而在我看来尤为重要的,却是医院内母乳喂养的成功促进措施不力。医护人员的专业耐心的指导,支持与鼓励是早期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保证。而现状是,医护人员的母乳喂养专业知识人手也不够,匆忙的状态下,指导不力,却因为他们特殊的角色,直接导致母乳喂养率的下降。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我国儿童发展纲要:是2020年前实现50%的纯母乳喂养率,可见母乳喂养任重道远。

     

       医护人员的时间紧缺,不只是影响产妇的住院期间,还影响出院后的产后访视,以及产前教育。

     

       没有足够的干预,新妈妈的信心不足,到回到家后,受到各种“爱心”经验分享,困惑中,奶粉就加上去了,还别说你乳头凹陷。没有更多健康咨询机构的有效介入,WHO倡导的哺乳到两岁的做法,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显然,作者的确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因为文中特别交代,除了专业技术层面的原因外,家属的不支持,是母乳喂养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障碍。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发现,长辈如婆婆妈妈,在宝宝出生前,口头上是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母乳喂养不是大问题。可产后,也往往是长辈因为护孙心切,要求加配方奶的呼声也是最积极的。这让坚持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在月子里便已失去支持,变得孤立无援。

     

       教训是,在产前教育中如果不能让婆婆妈妈们学会区分什么是吃饱,什么是关心,以及什么是科学地关心;如果不能区分爱的意愿和爱的能力,那么这个小小的细节可能毁掉所有的努力。

     

       有一个妈妈,产前做了很多功课,每次母乳喂养沙龙她都参加,但是无法说服家人也来参加,家人只是说:“我们当然支持母乳喂养”,“谁不知道母乳喂养好”,可是产后强势的家人认定宝宝“没吃饱”,非要强行加配方奶,甚至不惜让产妇的情绪波动。

       作为支持,妈妈情绪焦虑,各种疼痛,以及含接困难等,都是让妈妈产生放弃母乳喂养念头的根源。就像美国的调查数据一样:约60%70%的美国女性一开始选择母乳喂养,能坚持到6个月的却降至20%。选择是容易的,坚持却需要产妇身心的健康支持,而身心健康有时是相互因果的,一个身体虚弱,各种疼痛不适缠身的妈妈,心情也很难开朗起来,相反情绪的抑郁也会导致各种症状,甚至影响宝宝,影响泌乳反射。那么调理好妈妈的身体,照顾好妈妈的饮食起居,运动心情,是母乳喂养的坚强后盾,是促进母乳喂养的,除了哺乳方法与技巧本身以外的,另外一项有效措施。在这个方面,我国的中医食疗,经络,养生康复等学科大有用武之地。事实上,我国古代对于如何实现母乳喂养,提高奶水质量,进而影响宝宝的体质的研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有一个重度乳头凹陷的妈妈,有着充满自信和不怕挫折的个性,老公是母乳喂养的铁杆支持者,产前接受充分的母乳喂养宣教,产后一直有个支持团队,从饮食起居,运动调理,到母乳喂养等六个方面的技术支持,最终实现纯母乳亲喂,同时完美康复。

     

       有了这篇文献综述,作为母乳喂养顾问,我们更加坚信,没有什么能够阻碍母乳喂养,但是一定要考虑家庭新结构新关系的变化。生理原因,往往不是主要的。在文章的结尾,正值止一堂——月子健康专业机构,在2014年度的工作总结出台。我们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上一年,我们服务的妈妈当中,全母乳喂养率达百分之九十。

     

    【月子之道】

    没有人因为一次月子,就成为坐月子的专家;没有人聘用一次月嫂,就成为管理月嫂的专家。坐月子,就找止一堂蔡老师和她的专家团队!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将此文传递给更多新爸新妈们!

    坐月子话题 微博咨询:

    @止一堂蔡老师

    本栏目公众微信号:

    clszuoyuezi

    本栏目公众微信平台:

    欢迎添加止一堂蔡老师!

     

    相关产品推荐


  • 相关知识阅读

  • 共 条评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