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止一百科
止一百科
上海止一堂 > 止一百科 > 宝宝体重 > 体重,母乳妈妈的情感过山车

体重,母乳妈妈的情感过山车

  • 2015-01-30 15:11:42
  • 来源:本站原创
  • 阅读次数:
  •  

        本系列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和摘编,欢迎转发!    

     

     

    先看这个场景,相信很多母乳妈妈都不陌生:

     

    上月初,26岁的胡雪亦带着2个月大的宝宝去做检查,结果医生对宝宝的身高评价很差:“才57.1厘米,不达标!”与胡雪亦相近生产日期的陈黎也遇到了相同问题,她的儿子身高58厘米,体重5.2公斤,也被判为不达标。

     

    两位母亲一起进入了焦虑的咨询期。带着宝宝跑到一家儿童专科医院,不料医生给出的结论完全不同:孩子蛮好的,没什么大问题。

     

    这是刊登在上海文汇报上一篇文章的开头。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为什么结论完全不一样呢?原来问题出在标准上!

     

    临床上经常看到很多母乳妈妈因为被扣上“营养不良”“不达标”而困扰不已,往往被家人指责“不添加配方奶的后果”,成为添加配方奶的一个有力“依据”。这个现象在上海比较普遍,母亲和家庭很少获得有力支持。

     

     

    那么今天,我把各种生长发育标准的制定方法和缺陷,以及修改依据,临床执行问题等做一个分析,给母乳妈妈们一个参考。

     

    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文化水平及各项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可比性指标,同时儿童是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特殊人群,儿童体格发育是评价儿童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以往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儿童多以营养不良为突出问题,制定的儿童生长发育标准也更关注生长迟缓、消瘦及低体重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膳食和营养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慢性疾病有关的某些过度营养问题逐渐显现,如儿童肥胖率逐年上升,与儿童营养不良共同构成影响儿童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早在1993 年,WHO专家委员会提请注意原建议国际使用的生长参照标准存在若干严重的技术和生物问题。[1]世卫组织专家认为,以前的婴儿标准体重表定得偏高,导致最近十几年超重或患有肥胖症的婴儿越来越多。

     

     

    于是,在2006年,WHO发布了国际上5岁以下婴幼儿生长发育新标准。与原参考标准不同,该标准以健康人群中自由生长的母乳喂养婴儿国际样本为基础。反映了在令人满意的健康与营养状况下所取得生长发育的真实潜势,能代表岁以下所有儿童理想生长发育的最佳描述,是母乳喂养的参比依据。[1]也就是说,以母乳宝宝自然生长为样本,才真正反应人类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用配方奶这一非自然养育模式的宝宝做基准,母乳喂养的宝宝就“被标准”为不正常了。WHO开展的相关研究表明,健康母乳喂养婴儿的生长模式与原国际参考标准存在显著差别。

     

    标准不同,得出的判断自然不同,干预的方法也相应变化,母亲的神经更是被牵动着。

    有一项研究很有意义,我们来看下分别用我国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和WHO2006生长曲线两种不同标准,评判儿童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率的差别。158865岁以下儿童统计结果:

     

    我国2009标准

    WHO2006标准

    生长迟缓率

    17.2%

    16.1%

    重度生长迟缓率

    6.7%

    6.0%

    低体重

    8.7%

    4.2%

    重度低体重

    我国2009标准2倍于WHO 标准

    这项研究的结论是:WHO2006儿童生长发育曲线更适用于评价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情况,并利于国际间比较。[2]从以上数据来看,背后有多少忧心忡忡的母亲啊。

     

     

    同样有专家认为:WHO制定的标准是长期跟踪儿童发育生长过程得出的动态指标,这个过程还提示了,全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哪个人种的儿童,在早期的生长发育情况都是相同的。

     

     

    在上海,普遍运用的还有另外一个标准:

    2005年上海市儿保所制定的标准。这套标准采用百分位法,将上海100个儿童的身高或体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50位视为均值。但上海标准的正常值区间,整体高于WHO标准。新华医院儿保科副主任盛晓阳认为:上海标准中,儿童的体重值太高了,尤其是4个月之后的标准范围。她在比对中发现,在同一时段,上海的均值接近于WHO的健康值上限。

     

    上海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本地标准执行不够准确。上海市儿保所所长姚国英,在一次采访中说:一部分社区医生没能正确掌握正常范围值,而是机械地将第50位的均值设定为达标线或者及格线。其实,只要孩子的生长曲线规律变化,就不用太担心。

     

     

    但是,目前在上海,关于标准要不要调低的争论,医学界还没有结论。于是这样的场景天天上演着:母乳妈妈们的心情就跟过山车一样,当一个医生说“营养不良”时,妈妈和家属愁眉苦脸,当遇到一个用WHO标准的医生判断为“正常”时又破涕为笑;更为糟糕的是,一个WHO标准下合格的宝宝,连续几个医生都用上海标准判断“营养不良”,妈妈们可就很难淡定了。此为现状。

     

     

    参考文献:

    1.《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价标准的应用及局限性》,中国循证儿科杂志,008年06期

    2.《两种生长曲线在评价人群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时的比较》,中国营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国际DRIs研讨会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下册)——DRIs新进展:循证营养科学与实践学术

    3.新闻采访:http://whb.eastday.com/w/20090305/u1a544552.html

     

    【月子之道】

    没有人因为一次月子,就成为坐月子的专家;没有人聘用一次月嫂,就成为管理月嫂的专家。坐月子,就找止一堂蔡老师和她的专家团队!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将此文传递给更多新爸新妈们!

    坐月子话题 微博咨询:

    @止一堂蔡老师

    本栏目公众微信号:

    clszuoyuezi

    本栏目公众微信平台:

    欢迎添加止一堂蔡老师!

     

    相关产品推荐


  • 相关知识阅读

  • 共 条评论
    相关评论